top of page

展館以外

藝術走進日常 隨時隨地隨賞

3.jpg
4.jpg

社群想像

香港藝術家林東鵬以黃埔地區的社群記憶、歷史圖像及學生的畫,作為創作元素和靈感,透過筆墨線條為港鐵黃埔站繪畫出《歷史與想像——黃埔》。(香港藝術中心提供)

海怡日與夜

本地年輕攝影藝術家張偉樂的《日》與《夜》,讓樹木透過陽光,越過界限,在港鐵海怡半島站的玻璃外牆上蔓延,留下一抹剪影,述說人與自然的交會。(香港藝術中心提供)

西九文化區的M+展亭、鰂魚涌的Para Site藝術空間、金鐘的亞洲協會香港中心……都是我們看當代藝術展覽常去的地方。其實,當代藝術無所不在,不一定只在特定展覽場館,日常生活中,許多著名藝術家的作品都在我們每天來去匆匆時被忽略,只要停一停腳步,你會發現各種形式的藝術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,不僅展示於一個四面牆的空間,更流動於你每天都經過的那個商場、公園、港鐵站甚至屋苑,為香港這座「石屎森林」增添活力及創造力。

 

香港藝術中心和香港公共藝術經常伙拍本地機構和藝術家,創作不同形式的藝術項目。當你搭港鐵經過黃埔站及海怡半島站時,有沒有留意到本地著名藝術家林東鵬的《歷史與想像——黃埔》和年輕藝術家張偉樂的《日》與《夜》? 正於北京前波畫廊舉行展覽的林東鵬,是少數能夠在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舉行展覽的香港藝術家。作品大多與集體回憶及社會議題有關,部分作品以大型裝置去描繪對世情的觀察,串連時間、地方和記憶。林東鵬為港鐵觀塘線延伸黃埔站創作的《歷史與想像——黃埔》,是紀念黃埔地區「古」與「今」的大型畫作。他從與黃埔地區社群的對話中,蒐羅該區的珍貴歷史與回憶,又與該區的學生共同創作出大小不同的畫作,最後通過重組及拼湊社群記憶、歷史圖像及學生的畫作,創作出這幅融會古今歷史、展現社區活力的大型作品。

 

車站斑駁樹影 點綴香港日夜

 

港鐵的另一端,本地攝影師張偉樂在南港島線啟用後,為海怡半島站創作出作品《日》與《夜》,透過數碼印刷捕捉在香港這個「石屎森林」搖曳的樹影。斑駁陸離的樹影,倒映在車站玻璃面板的格線上,以繽紛的顏色記錄着香港的「日」與「夜」。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表示,戶外公共藝術項目可以令更多市民接觸到藝術, 而形式不止限於雕塑,畫作、音樂、表演等都可以是公共藝術的範疇。

2.jpg
1.jpg

《萬象》

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的晨光暮色、行人過客,都納入本地知名雕塑藝術家李展輝作品《萬象》的鏡面之上,表現出雲與水、自然與人文,相映生輝。(香港藝術中心提供)

《香港築印》

著名策展人蕭國健及香港藝術家陳閃,於數碼港艾美酒店的作品《香港築印》,捕捉幻變的都市景觀,以觀察和印象重塑城市建築的風景線。(香港藝術中心提供)

樓下公園 雕塑任爬任瞓

 

而在香港的「後花園」,清水灣私人住宅項目Mount Pavilia傲瀧,就引入雕塑公園生活的概念。四名享譽全球的雕塑家,包括中國的高偉剛、香港的甘志強、意大利的Tatiana Trouvé和法國的Jean-Michel Othoniel合作的雕塑作品,讓觀賞者可以隨意攀爬、躺臥在藝術之上,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。新世界發展項目總監陳志偉認為,香港是一個高密度城市,缺乏戶外雕塑或大型藝術裝置的空間,讓市民可以與藝術互動,所以住宅項目設計靈感來自英國約克郡雕塑公園(Yorkshire Sculpture Park),把被認為是「高高在上」的藝術變成在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。

 

在外國,藝術融入生活其實十分普遍,例如今年十年一期的德國明斯特雕塑展,以及兩年一次的威尼斯雙年展,就有許多不同形式的藝術作品在當地社區展出,讓市民隨時隨地與藝術互動。在德國明斯特雕塑展,美國藝術家Oscar Tuazon一改以往創作大型室內裝置的藝術風格,創作了具焗爐功能的大型戶外雕塑作品Burn the Formwork,讓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煮食;土耳其藝術家Ayşe Erkmen的作品On Water,則是一座水下橋樑,封住了這部分運河的航運功能,讓遊人可以在水中行走。而在威尼斯雙年展,意大利藝術家Lorenzo Quinn創作了一雙從水中伸出抓住外牆的手形雕塑Support,以「被淹沒」的悲觀視覺效果,無時無刻提醒人們氣候變化對威尼斯水城帶來的威脅;水城的另一邊,有美國超寫實雕塑家Carole A. Feuerman帶來一系列泳手雕塑,在公園、廣場和酒店等多個地點展出,為這座水城增添無限活力和創造力。

5.jpg

坐上蘋果

清水灣一個私人屋苑裏,放置了香港雕塑家甘志強的作品《享》,是一個平易近人的蘋果雕塑,他把作品製作成一張櫈的形狀,讓觀賞者坐上去,與藝術互動之餘,還可以貼近大自然。(新世界集團提供)

6.JPG

家的延伸

曾獲「杜尚獎」的意大利藝術家Tatiana Trouvé,在清水灣私人屋苑以作品Waterfall將「家」延伸到戶外,把牀墊和流水結合,構造出一個超現實的流水設計,為生活空間賦予更多創意和想像。(新世界集團提供)

7.jpg

水下橋樑

土耳其藝術家Ayse Erkmen在明斯特雕塑展的作品On Water,是一座水下橋樑,觀眾們可以在水中行走,體現了藝術與人們之間的互動。(Skulptur Projekte 2017 by Henning Rogge)

8.jpg

巨型「焗爐」

美國藝術家Oscar Tuazon在明斯特的作品Burnthe Formwork,是一座看似是紀念碑的混凝土雕塑,同時兼作焗爐,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煮食。(Skulptur Projekte 2017 by Henning Rogge)

文章刊於2017年7月22日《明報》副刊:https://bit.ly/2ZIz65l

bottom of page